科技兴农,是农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在广袤的巴州大地上,科技力量正深度融入农业生产,让传统农事焕发出新的生机。
尉犁县的“超级棉田”里,耕地机、无人机、搭载自驾仪的播种机协同作业,让棉花春播变得高效精准,新技术成为棉花产业提质增效的“助推器”。和硕县的育苗大棚与田间,现代化育苗和移栽技术在辣椒种植中广泛应用,为“红色产业”注入全新活力,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引擎。轮台县阳霞镇的千亩白杏示范园,植保无人机正替代人工,为杏花授粉,护航特色白杏产业发展。
尉犁县 “超级棉田”2025季开播
四月八日,在尉犁县“超级棉田”,棉花播种机正在作业。(通讯员 李勇 摄)
耕地机沉稳作业,翻起层层泥土;无人机在空中来回盘旋,均匀喷洒封闭药;搭载极飞农机自驾仪的播种机紧随其后,有条不紊地进行播种作业,精准把控每一粒种子的播撒位置与深度……8日,随着天气转暖,尉犁县“超级棉田”2025年春播工作全面展开,今年,通过多种新技术的应用让棉花播种变得更加高效、精准和轻松。
当日,记者在尉犁县“超级棉田”看到,耕地机、平地机、无人机和播种机高效协同作业,描绘了一幅充满希望的春播图景。“超级棉田”管理者艾海鹏介绍,为了加强田间管理,今年“超级棉田”全程采用绿色飞防技术均匀喷洒封闭药,一名无人机飞手同时操作两架飞机就可以完成3000亩棉田的飞防作业,非常高效、精准、省力。
在播种环节,装有极飞农机自驾仪的播种机成为主角,通过高精度卫星定位和智能控制系统,它能够确保播种深度、行距和株距完全一致,实现精量播种。播种机在田间匀速前行,工人只需在一旁进行简单监测,查看开沟、下种、铺膜、覆土等情况,极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今年的播种机上搭载了最新款的APC3自驾仪,它在作业精度上会比往年的APC2更精准。”艾海鹏介绍,在灌溉方面,“超级棉田”部署了全新的智慧灌溉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气象数据等信息,利用智能算法自动判断灌溉时间和水量,实现精准灌溉。
科技力量的支撑,让“超级棉田”管理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农户认可。随着棉花播种期的到来,尉犁县正抢抓时机,全面开展棉花春播工作。
尉犁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付国梅介绍,截至目前,尉犁县已播种棉花5万余亩,春播工作将在4月底之前结束,其间,尉犁县农业农村局将成立7个技术服务小组分赴各个乡镇田间地头指导农户播种,确保今年棉花取得丰产丰收。(记者 李伶 通讯员 李勇 袁长静)
轮台县 无人机飞入杏园尽显“科技范”
四月二日,在轮台县阳霞镇其盖布拉克村千亩白杏示范园,无人机正在开展授粉作业。(通讯员 刘厚伟 摄)
2日,在轮台县阳霞镇其盖布拉克村千亩白杏示范园,植保无人机正在为杏花授粉。阳霞镇积极探索智慧农业发展路径,利用无人机开展白杏授粉作业,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力量。
阳霞镇素有“丝路白杏小镇”之称,白杏产业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过去,果农多采用人工和喷雾器液体授粉方式,虽效果良好,但耗时费力,且易错过最佳授粉时机。如今,随着智慧农业种植模式的兴起,无人机授粉技术逐渐得到推广应用。
果农托乎提·尼亚孜家的150亩杏园全部采用植保无人机授粉,“以往的授粉方式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还常常因天气等因素影响授粉效果。用无人机授粉,这些问题就全都解决了。”
据介绍,通过无人机下压风力,含有花粉的营养母液被雾化后均匀喷洒到杏花上,不仅提升了授粉效率,还减少了病虫害的传播,有助于提高果品质量。
库都克村的麦麦提·图尔迪对此深有体会,“往年我家35亩杏园授粉,雇5个人最快也要6天,还得时刻关注天气。现在村里协调用无人机授粉,一亩地80块钱,半小时就能完成,省钱又省力。”
阳霞镇相关负责同志说,目前全镇共有20架无人机同时作业,3天内可完成2万亩杏树的授粉任务。该镇将继续深化科技赋能农业发展,为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记者 陈彦强 通讯员 刘厚伟)
和硕县 18万亩辣椒移栽按下“加速键”
4月6日,在和硕县曲惠镇冬都呼都格村,全自动辣椒移栽机正在田间忙碌作业。(通讯员 王临荣 摄)
连日来,随着气温逐渐转暖,和硕县18万亩辣椒迎来了移栽的关键时期。在全自动移栽机的助力下,当地辣椒种植进入了“快车道”,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正在田野间徐徐展开。
6日,在和硕县曲惠镇冬都呼都格村种植大户张晓楠的1300亩种植基地里,9台配备了导航系统的全自动辣椒移栽机正在田间忙碌作业。这些机械沿着笔直的田垄匀速前行,机械臂有节奏地起落,打孔、栽苗、覆土、压实等一系列工序一气呵成。不一会儿,一行行嫩绿的辣椒苗就整齐地扎根在土壤中,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张晓楠难掩喜悦地说:“现在全部采用机械化种植,我们地里有9台机子,每台机子配4个人,一天大概能栽30亩地。机械化作业比人工快多了,而且栽种苗的高度一致,成活率也大大提高。”以往,张晓楠家1300亩地需要上百人花费15天才能完成栽种,如今使用机械仅5天就能完成,不仅效率大幅提升,辣椒的品质和产量也显著提高。
和硕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何新辉表示,与传统人工栽种相比,全自动机械移栽具有诸多优势。它能精准控制行距、株距和栽植深度,使幼苗的抗倒伏能力和抗旱性更强,有利于抵御低温灾害,培育壮苗,从而提高辣椒单产。同时,机械移栽还避免了间苗、除草、补种等环节,极大地提高了种植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农户种植理念的转变,今年和硕县辣椒机械移栽率将达到81%。
近年来,和硕县持续加大农业机械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目前,全县已因地制宜引进了210台辣椒、番茄等特色经济作物全自动化移栽机,有效推动了当地“红色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据了解,今年和硕县预计种植辣椒18万亩,目前辣椒幼苗移栽工作已全面展开,预计4月底将全部完成移栽任务。机械化种植的广泛应用,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效益,也为和硕县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记者 谢晓艳 通讯员 王临荣 麦尔当·黑尼)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