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巴州出台多项举措,积极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更好满足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让老人们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7日,在库尔勒市建设街道千城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器乐室内,74岁的王结时老人与一群老伙伴正在排练豫剧,为元宵节演出做准备。“现在天冷,我们在这里排练非常暖和,中午餐厅还有可口的饭菜,非常方便。”王结时说。
在一旁的棋牌室里,3名扑克牌爱好者摆开阵势,展开“博弈”。中午,餐厅里飘出饭菜香味,老人们结伴前来就餐。两荤一素三份小碗菜,花费不超过30元,大家吃得舒心满意。
为了让老人步行15分钟内享受到助餐、医疗、休闲娱乐等养老服务,巴州按照“乡镇(街道)有机构,社区有中心,居家有服务”的总体规划进行布局,在乡镇(街道)层面建设综合性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提供全方位养老服务。目前,全州已建成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56个,建有率达61%。在社区层面建立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健康咨询、休闲娱乐等服务,目前已建成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42个,服务覆盖率达52%。
一些老年人因病行动不便,生活缺少照料,平日里打扫卫生、买菜就医成了难事。护理员上门提供养老护理服务,老人们在家就能享受全方位照料。
“刘叔叔,您最近身体怎么样,心脏有没有不舒服?来,我们先量一下血压。”在库尔勒市一小区独居老人刘自力家中,护理员早拉古丽·艾比布拉熟练地为老人测量血压、血糖。随后,她使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为老人进行腿部按摩。“老人腿脚不好,多按摩能加速身体血液循环,预防血栓。”早拉古丽说,她每个月会定期上门为老人提供家政、健康、康复护理、心理慰藉、日常生活照料五类养老护理服务。
在家庭层面,巴州民政局通过适老化改造和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截至目前,累计投入资金1741万元,建设家庭养老床位2991张,提供上门养老护理服务90000余人次。
与此同时,巴州强化养老专业人才供给,为养老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一方面,投入200余万元加强对养老护理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护理员培训1300余人次。与新疆科技学院合作,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建立实习基地,加大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确保老年人享受到高质量的养老服务。落实民办养老运营补贴和一次性开办补贴政策,争取资金115万元,减轻企业负担,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增加养老就业岗位。(记者 李伶 通讯员 孟克其其格)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