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开新局,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巴音学院)全面推进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力争在新学期迈出新步伐、开创新局面。
近年来,巴音学院以“深入推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促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企合作,打造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为目标,以政策规划引领为基础,以重大项目和企业培育为抓手,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全方位融合,多措并举赋能产教融合,全面推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
在推进产教融合过程中,巴音学院积极与各方建立紧密联系。
据了解,巴音学院已和州域内9个县市、3个园区建立常态化联络沟通机制,与450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其中,与84家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24家企业合作共建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流动站);与9家企业合作开展涉及5个专业的订单班、工学交替、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此外,成功引企入校2家,共建新媒体产业学院、纺织服装生产性实训基地。结合企业需求,学院还成功申报社会评价工种21个、技工院校(自评)28个。
巴音学院以首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发挥职业院校在联合体中的职责作用,与州域内重点企业牵头组建了全国纺织服装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新疆托幼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巴州科教融汇共同体,并统筹开展人才供需培养、共建共享公共实训基地、科技装备研发等方面工作,成功开启了“园区+行业部门+学校+企业”产教融合发展新格局,探索建立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
在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巴音学院借助园区、行业系统等多重合力,全方位、多角度与企业开展合作,凝聚了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共享、科技装备研发等方面的职业教育合力,全面提升了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融合度。
此外,巴音学院还积极以联盟推动集团化办学,完善联盟运行动力,凝聚集团化办学合力,拓展集团化办学潜力。在全州中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基础上,将巴州9所县市技工学校纳入巴州职业教育联盟,促进教育链贯通发展,推动集团化办学工作有序推进。
这些年,巴音学院分别与巴州红旗高级技工学校、巴州师范学校等中职学校联合举办了五年制“3+2”高职专业7个;与河北师范大学、新疆工程学院等联办应用型本科专业2个,切实提高了中高职学校的吸引力。
巴音学院相关负责同志表示,该学院将持续以巴州职业教育联盟党委建设为抓手,立足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自治州“七大领域”,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主线,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记者 袁海军)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