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政协履职全过程各方面
巴州政协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使命担当、坚定的意志行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政协履职全过程、各方面。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州政协党组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州党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制定并印发《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带头示范作用,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责任清单》,明确8个方面27项具体任务,促进州县两级政协上下联动、整体发力。强化党建引领,把牢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方向盘”,制定《自治州政协机关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从我做起”行动方案》,引导政协机关干部职工从点点滴滴、身边小事做起,在润物无声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发挥州政协党组领导作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协行动与解决“两个薄弱”深度融合推进,优化完善政协委员联络站、工作站(室),切实建好基层协商议事平台,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已经优化的69个站点委员联络站(工作室)作用,库尔勒市“合民心”委员联络站、和硕县“老马议事点”、和静县新希望社区委员联络站等众多基层协商议事平台深得各族群众信任,有力推进有形有感有效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创新理论武装入脑入心。州、县(市)两级政协党组坚持“第一议题”制度,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等作为专题学习内容,教育引导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汲取思想伟力、凝聚奋进动力。州、县(市)两级政协委员培训班,注重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疆若干历史问题、自治州70年来发展成就等作为重要授课内容,邀请专家、相关领导专题授课,教育引导政协委员坚定“五个认同”。
积极推进宣传教育
州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一是班子成员带头宣讲。州政协主要领导带头到库尔勒市希望街道友好社区和多个基层委员联络站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宣讲,其他班子成员分别在县市和分管领域、联系界别政协委员中开展宣讲。州政协领导带头到联系的学校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题,为在校师生讲思政课,持续增强青少年“三个意识”,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青少年的心灵深处。二是宣讲团成员示范宣讲。州政协组建县级领导干部宣讲团到联系指导的县(市)政协机关、政协委员中常态化开展宣讲,持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三是注重文化浸润。通过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凝心聚力。组织州政协机关干部、政协委员参观铸牢馆、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基地等7场400余人次,特别是庆“七一”红色经典诵读活动,在政协机关和政协委员中反响较大。各县(市)政协机关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展现委员风采。库尔勒市政协委员黄丽萍充分发挥聆壹阁文化传媒公司资源平台优势,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聆壹阁”打造成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共有的文化学习平台、广泛联系群众的平台、文润心疆的平台,公司被评为自治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黄丽萍委员被选为库尔勒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第一届会长;和硕县政协与明珠社区共同开展“同过一个节、欢乐一家人”“人人讲马兰故事”“粽叶飘香迎端午,幸福和谐邻里亲”等系列活动;尉犁县“吐地·尼亚孜委员工作室”积极培训罗布淖尔民歌艺人13人,培养民族乐器弹奏、民歌传唱学生30人。
促进融情互嵌
州政协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做好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使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一是主动结对交友。各类节庆活动时,州政协要求机关干部职工、政协委员主动在生活区域交友,与街坊邻居、结对亲戚互致问候,共庆节日,相互祝福,分享美好生活,融洽关系,增进团结。二是及时走访结对亲戚。按照“民族团结一家亲”工作安排部署,政协机关干部职工、政协委员与结对亲戚保持经常联系,及时了解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帮助结对亲戚办实事好事。据统计,州、县(市)政协机关干部职工和政协委员去年累计为结对亲戚办实事好事700余件。三是“微协商”拉近干群关系。为帮助解决基层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州政协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民生问题,指导基层政协委员联络站(室)、工作站(点)发挥“微协商”作用,有效促进部分问题的解决。若羌县若羌镇团结社区委员联络站组织政协委员、社区干部、物业负责人和居民代表参加的协商议事活动,有效促使居民小区停车位不足、路灯不亮、乱堆乱放等问题的解决,在基层治理工作中发挥了作用。尉犁县尉犁镇光明社区辖区政协委员张彪(企业负责人)主动到社区了解年轻人就业情况,并现场介绍企业发展状况、就业需求、工资福利待遇等,表示愿意竭尽所能满足辖区年轻人就业需求。政协委员参与基层治理化解矛盾、帮扶解困、融洽关系等做法受到广大群众交口称赞。
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一是积极扶农助农。发挥网红政协委员影响力,助力巴州特色农产品扩大销售市场,帮助农牧民实现增收。陶登峰委员线上直播带货超过3000万元,带动农户1300余户。刘元杰委员通过抖音销售农产品800余万元,订单超10万单,一定程度促进了巴州特色农产品在疆内外销售。二是助力乡村振兴。一批政协委员积极发挥带头引领作用。焉耆县陈立忠、邹积赟、卢颖、刘生祺、马丽萍等委员,围绕“三红”、商贸、农产品深加工、餐饮等,埋头深耕,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共同富裕方面发挥了很好的带头引领作用;尉犁县5名政协委员在3个政协委员联系点建设香菇菌种植棚和阳光玫瑰葡萄种植示范基地,辐射带动28名农户发展特色种植,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三是注重帮困解难。政协委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方面慷慨解囊。轮台县古再丽努尔·吐尼亚孜、迪丽达尔·安外尔、宁子萧3名委员向3名困难学生捐助1.7万元,帮助他们完成高中学业;尉犁县库来西·热衣木委员出资1.1万元购买体育用品,帮助解决学生足球队训练用品不足的困难,类似帮困行动在政协委员中不胜枚举。
带头树牢法治观念
一是强化法治意识。州、县(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机关干部坚持参加自治区“逢九必讲·法治讲堂”,常态化开展法宣在线学习,持续提高政协干部法治意识、法律素养。二是深化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各界政协委员、政协机关干部积极参加“八五”普法活动,指导各县市政协发挥好基层委员联络站作用,积极参与“法治教育基层行”等普法活动,引导基层政协委员强化法治观念,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为各族群众立标杆、作表率。三是守好工作阵地。州政协主要领导在政协委员培训班、友好社区、驻村工作队住地以及政协委员座谈会、联系会上,因地制宜向政协委员、基层群众宣讲新疆的历史、宗教极端思想的危害,教育引导政协委员在各自代表界别和领域积极开展去极端化宣讲,守好意识形态阵地,提高群众思想免疫力。积极助推移风易俗。为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传播现代生活理念,推进移风易俗,去年3月上旬至4月中旬,州政协专题调研自治州农村移风易俗情况,深入八县一市具有代表性的村(社区),与广大居民群众促膝交谈,详细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形成《关于农村移风易俗情况专题调研报告》,提出4个方面13条具有可操作性建议。
带头积极建言献策
一是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为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文化、经济和社会基础,州政协积极引导政协委员在政协提案、大会发言、反映社情民意方面下大力气,提交高质量提案209件,大会发言47篇,反映社情民意75条,政协委员参政议政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去年,州政协围绕“加快完善工业辣椒全产业链,推进辣椒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青少年素质协调发展”“加强统筹协调,推进城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加快培育电子商务产业,拓展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建立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民宿业健康发展,努力提升民宿品牌和知名度”等调研课题开展协商议政,提出各类意见建议110多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巴州实践、建设美好巴州贡献政协力量和智慧。三是引导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为持续深入推进民族团结创建,州政协要求作为单位或企业主要负责人的政协委员,带头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为巩固自治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荣誉作出贡献。(特约记者 杨延才 通讯员 殷军)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