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喉羚妈妈在给鹅喉羚宝宝哺乳。(图片由新疆塔里木河胡杨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提供)
野猪妈妈带着孩子穿行在胡杨林中。(图片由新疆塔里木河胡杨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提供)
野兔在草地上觅食。(图片由新疆塔里木河胡杨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提供)
近日,科研人员在胡杨林中安装红外相机。(记者 申凯龙 摄)
这两天,新疆塔里木河胡杨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的科研人员在收集整理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时,发现拍摄到了大量珍稀野生动物的活动画面。
在几张红外相机拍摄到的画面中可以看到,枝干错落的胡杨林中,一只鹅喉羚妈妈正一边警惕地打量周围环境,一边给宝宝哺乳;相较于谨慎的鹅喉羚妈妈,野猪妈妈则显得比较悠闲,它带着野猪宝宝穿行在胡杨林中,与孩子们“交流”,似乎是在向它们传授丛林生存技巧;几只野兔在草地上觅食……
轮台县林业和草原局胡杨林管护站工作人员张明刚说:“目前我们已监测到的野生动物数量达244种,其中,鱼类21种,两栖爬行类16种,鸟类167种,哺乳类40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3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7种,国家二类保护动物36种;自治区保护动物3种。”
塔里木河两岸分布的1700余万亩原始胡杨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天然胡杨林群落。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保护工作受到国家及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于2000年启动实施塔里木河下游应急生态输水工程,2016年启动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生态保护行动,2019年启动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拯救行动等一系列胡杨林保护工程,进一步改善了塔里木河胡杨林生态环境,提高了塔里木河沿岸胡杨林生态系统稳定性,为塔里木河流域野生动物创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我们强化栖息地保护,加强对核心区域的管控,严禁非法开发与破坏行为,为野生动物营造稳定的栖息环境;加大巡护力度,组建专业巡护队定期深入胡杨林巡查,及时发现并制止偷猎、非法设陷等伤害野生动物的行为;建立野生动物监测体系,运用红外相机、卫星追踪等技术,精准掌握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分布范围、迁徙规律等信息,以便科学制定保护策略。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全方位守护胡杨林野生动物的生存与繁衍。”张明刚说。(记者 刘雨珊 申凯龙 通讯员 侯宪伟)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