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研人员在新疆晶华种业有限公司实验室查看棉花种子发芽情况。(记者 薛云少 摄)
9月25日,在新疆晶华种业有限公司育种实验室里,不同品种的棉花种子正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萌发,绿色的芽尖散发着蓬勃活力。巴州种子管理站高级农艺师陈玉娜和该公司质检员黄汉珍仔细观察发芽盒内的幼苗,记录数据,交流关键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种子是农业发展的“芯片”,关乎农民收入,事关粮食安全。近年来,巴州党委、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现代种业发展,牢牢抓住国家级区域性棉花、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和自治区“四个百万亩”制种基地建设发展机遇,种业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新疆晶华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承波介绍,近年来,该公司坚持自主创新为主、联合研发为辅的育种运作模式,致力于优质绿色高效棉花种子的研发与生产经营。目前,该公司拥有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实验室行业领先,研发生产的15个棉花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特点,得到棉农的广泛认可。
一粒种子决定着一年的收成。在位于库尔勒市和什力克乡的晶华种业试验田里,新疆晶华种业有限公司研究员刘辉正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忙碌着,他们仔细观察、详细记录,不放过任何一个棉花生长的细微变化。“有良种,还要育好苗。我们研发的每一个棉花品种,都要在试验田里试种,尤其是要测试种子耐高温干旱、盐碱和病害等方面的表现。这么做,目的只有一个,让农民种上‘金种子’,实现增产增收。”刘辉说。
“如何持续推动巴州种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际上,种业科技与种业企业缺一不可。”巴州种子管理站党支部书记、副站长谢庆强介绍,2022年8月,由援疆企业新疆国欣农业科技公司投资建设的巴州种业创新园奠基。目前,已经完成研发中心、技术服务培训中心建设。全面建成后,将形成集研发中心、加工中心、成果转化运营中心、技术服务培训中心、种子储运中心于一体的种业创新园,成为巴州种业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引擎,让种子装上“巴州芯”。
新疆国欣农业科技公司副总经理张艳会表示,该公司将秉承开放理念,加强合作交流,着力将种业创新园打造成为河北农业援疆平台、棉花科研服务新疆棉花生产平台、巴州种业发展服务平台和巴州种业服务全疆、全国棉花生产的平台,为推动巴州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为更好地展示巴州种业发展成果,巴州种子管理站还专门建立了种业展馆。展馆内,陈列着棉花、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种子标本以及巴州种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成果。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生动地讲述着巴州种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奋斗故事。巴州种子管理站党支部副书记、办公室主任巴新鹏说,巴州种业展馆主要包括4个展区,分别是巴州种业发展历程展区、成果展区、巴州种子协会展区和种业企业展区。展馆为种业企业、科研院所提供展示交流平台,对于提升巴州种业形象、推动种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一个个新品种、一项项新技术落户田野,在各方联合发力下,巴州农作物制种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农作物种子良种繁育面积稳步扩大,农作物种子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种业产业化发展迈上新台阶。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巴州已选育出八大类农作物品种187个,这些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等特点,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全州拥有种子企业38家,其中包括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自治州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自治区重点扶持优势企业3家。这些企业都建有独立的科技研发试验基地,具备较强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全州良种繁育面积扩增至46万亩,年均生产农作物种子5万吨以上。
科技创新永无止境。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巴州农业农村部门将牢牢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牵住种业振兴“牛鼻子”,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交流合作,强化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出更多高产高效、绿色优质、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真正做强种子“芯片”,端牢“中国饭碗”。(记者 薛云少 通讯员 葛素囡)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