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的闫志敏意气风发地走在棉田中。(图片由闫志敏提供)
闫志敏和5岁的儿子闫龙在旧房子门前合影的老照片。(图片由闫志敏提供)
闫志敏和儿子闫龙(左)仔细查看棉花长势。(记者 赵倩 摄)
闫龙(右)在给村干部介绍自己最新购买的农机。(记者 赵倩 摄)
“1、2、3、4……平均下来有七八个桃,后期没有出现极端天气的话,一亩地400公斤棉花没问题。”
在广袤无垠的棉田之中,闫志敏和儿子闫龙并肩而立,仔细查看棉花生长状况,眼神中充满了关切和期待。当下,正值棉花生长的关键期,闫志敏家300亩棉花即将迎来打顶的重要时节。
亲身感受科技进步
1990年,闫志敏携家带口来到库尔勒市普惠乡,从此开启了漫长的棉花种植生涯。历经34年的辛勤耕耘,闫志敏亲身感受到科技给棉花种植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无可比拟的便利,全方位领略了棉花种植技术的革新以及农业机械的升级给巴州农业带来的深刻影响。
作为典型的棉二代,闫龙从小就跟着父母在棉田劳作,往昔种植棉花的艰辛场景仍历历在目:“小时候特别怕放暑假,因为暑假要给棉花打顶、锄草。7月的新疆酷热难耐,在棉田中就像置身于蒸笼,汗水不停地流淌。那个时候特别盼望能刮点风,吹在脸上能带来一丝凉意。”
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如今,闫志敏再也不用全家出动,一个一个地掐棉顶了。闫龙几年前就购置了无人机,他家300多亩棉花采用无人机喷化学药物打顶,仅用一天时间就能完成。
“刚开始也抵触过。多少年大家都是靠人工打顶,害怕药物打顶影响棉花的产量。但儿子劝我要与时俱进,相信新事物。”在棉田辛勤劳作多年,闫志敏早已习惯了传统的打顶方式。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化学药物打顶,他心中充满了疑虑和担忧。在老闫的心里,传统的方法虽然辛苦,但却是经过检验的可靠方式,而化学药物打顶则像是一个未知的冒险,让他不敢轻易尝试。
在购买无人机时,闫家父子爆发了最为激烈的争吵。“从小看着父母在棉花地里起早贪黑地干,一年到头也赚不上什么钱。那个时候父母真的太辛苦了,现在很多辛劳都可以用科技手段解决,再也不想父母像过去那样辛苦了。”闫龙心里明白父亲的顾虑,可他坚信新技术能带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效果。他耐心地给父亲解释无人机的原理和优势,告诉父亲这是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
当年棉花丰收,老闫的担心也随之烟消云散。从此,老闫不再对新的农业技术抱有偏见。他积极地向儿子请教学习如何操作无人机,了解更多先进的种植理念。
科学种田“种”出好日子
近年来,普惠农场坚持棉花发展战略不动摇,多措并举,积极引导村民科学种植、机械化种植,有效提高棉花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不断提升村民种植积极性。
“现在都是科学种田,棉农也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随着年岁的增长,闫龙目睹了父母的辛勤付出和棉花产业的起伏。然而,他没有被困难吓倒,反而坚定了继承从事棉花事业的决心。多年来,他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种植技术,参加各类农业培训,与专家交流经验。
如今,精量点播、化学打顶技术已在巴州全面推广,整地、植保、收获等环节实现机械化。闫志敏的棉田规模不断扩大,产量稳步增长,成本持续降低,收益显著提高。闫志敏感慨:“以前干活全靠人工,300亩地全靠人工拾棉花,从早到晚要60天左右。现在用采棉机大概十天就能捡完,坐在屋里喝茶,棉花就收完了。”
依靠一朵朵洁白的棉花,闫志敏家新装修了房屋,购置了汽车,闫龙还添置了无人机、大马力拖拉机、残膜回收机等先进设备。初来时,闫志敏分得20亩地,一年收入仅三四千元。如今他管理着三百多亩地,一年收入三四十万,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闫龙满怀憧憬地说:“爸,我想着以后再扩大种植规模,让咱们的棉花产量和质量更上一层楼。”闫志敏微笑着点点头。闫家父子共同为棉花的丰收努力着,也在未来充满希望的农业发展之路上携手前行。
在闫志敏身上,我们看到了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在闫龙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传承与创新的完美结合,同时也看到了新一代棉农的希望和梦想。(记者 赵倩 实习生 巴音花)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