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国道道路坑洼、泥沙阻塞(翻拍于库尔勒公路管理局)。(记者 景丽君 摄)
风餐露宿的测设年代(翻拍于库尔勒公路管理局)。(记者 景丽君 摄)
上世纪80年代的养路工青年突击队(翻拍于库尔勒公路管理局)。(记者 景丽君 摄)
综合养护车随车吹风清扫器(翻拍于库尔勒公路管理局)。(记者 景丽君 摄)
平地机刮刀式路肩边坡整修器(翻拍于库尔勒公路管理局)。(记者 景丽君 摄)
李接印讲述公路养护发展历程。(记者 景丽君 摄)
从每天步行10多公里、手持简单工具,到如今全机械化智能养路;从住地窝子、饮河坝水,到住进楼房、喝上纯净水……在距离巴州首府库尔勒市最远的且末县,韩元庆——这位在且末公路养护岗位上默默奉献了38年的老人,见证了从简陋工具到全机械化智能养路机的巨大飞跃,也见证了巴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日新月异。
穿越沙海四日行 一家人的且末迁徙
1976年3月,春寒料峭。16岁的韩元庆随同从部队转业到且末县工作的父亲及家人,踏上了前往新家的路途。他们乘坐的是一辆老旧的苏联吉尔卡车,在没有“正规国道”的年代,仅凭车辙指引方向,穿越茫茫戈壁,从库尔勒到且末,一走就是四天三夜。母亲带着年幼的妹妹坐在副驾驶室,韩元庆和父亲只能裹着棉大衣、戴着大棉帽坐在车斗里,任凭寒风肆虐。沿途是无尽的荒漠,夜幕降临,他们颠簸一天,行程200多公里,终于抵达阿拉干。住在简陋的旅社里,他们吃上了热乎饭。
“当时,102公里的红砖路是库尔勒到且末最好走的一段路。”韩元庆回忆,第二天,从阿拉干出发到若羌瓦石峡乡,一路坑坑洼洼异常难行,坐在车斗里的他和父亲左右摇晃,感到非常颠簸。突然,剧烈的颠簸消失了,他们下意识地以为是车辆故障,不禁心头一紧,但转头一看,原来是车行驶在一条世界罕见的砖砌公路上。
“到且末,最难走的是沙河路段,流沙与软沙子让车辆屡屡受困,必须用木杠子垫着走。”韩元庆说,第三天,他们从若羌瓦石峡乡驶出60公里,就经历了那段长达10公里的沙河路段。
“几个男人齐心协力,几个小时下来,又累又饿,精疲力尽。”韩元庆深有感触地说,当时且末百姓出行太艰难了,遭遇沙尘暴是常事,甚至还有生命危险。
面对这几乎无法逾越的天堑,韩元庆父子与司机提前用梧桐树制作木杠子,当车辆陷入流沙无法动弹时,就用铁锹清理两个后车轮下方的沙子,将木杠子竖着塞到轮胎下,增大摩擦力。就这样,每垫一杠,车辆才艰难前行几米。如此往复,经过60多次垫杠,耗时四五个小时,终于让车辆成功穿越这片“死亡之地”,抵达江格萨依。
次日,踏上最后一段路程的韩元庆一家显得异常轻松。四天三夜,穿越数百公里,这一路上,喝着冷水、吃着馕,寒冷、疲惫、危险交织在一起,成为那段艰苦岁月中抹不去的记忆。
住地窝子吃河坝水 每日步行10多公里养护路
“住地窝子,吃河坝水,每日步行10多公里养护路。”这是韩元庆对那段护路生涯最为深刻的记忆。
1978年,且末公路段招工,韩元庆作为首批工人,走上了护路工的岗位。他的第一站是芒沙线沙砾路面(老315国道)上的塔什萨依道班,距离县城210公里,生活条件极为艰苦。
那时,道班房是低矮、潮湿、阴暗、简陋的地窝子,更是工人们临时的家。韩元庆与11名同事就在这里扎下了根。两个月一次的探亲假,是他们对家的唯一慰藉。清晨,他们步行出发,行走十几甚至20多公里,边走边养护,使用的工具只有铁锹和刨耙。面对沙坑和“搓衣板”路,他们只能依靠双手和简单的工具,一下下将其垫平、刮平。中午时分,他们或蹲或坐,在路边吃着干粮,喝着军用水壶里装的盐碱水,风餐露宿是家常便饭。
为了解决生活用水问题,他们不得不赶着牛车到8公里外的河坝取水。解决吃饭问题,则是安排每人一个月轮流做饭。直到1980年修建了水渠,才将水引到道班房。
“有了‘索然木’后,我们就没有那么累了,它是那个年代最先进的护路装备了。”韩元庆说,1983年配备的小手扶拖拉机、1984年的小四轮拖拉机,让他和同事们有了代步工具,出行效率得以提高,可以坐车上下班了。1985年,配备了铁牛55拖拉机,在车后捆绑上红柳把子扫路刮路,俗称“索然木”。它将护路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养护工的主要工作变为捡石头。
1985年6月,为改变县城面貌,且末县政府决定将最繁华的主干道——500米长的文化路铺成柏油路。然而,资金和劳动力的短缺成为一道难题。关键时刻,县政府号召全县各族群众自发参与,男女老少齐上阵,用铁锹挖、十字镐刨、石滚子碾,仅凭人工在短短两个月内完成了这一壮举。这不仅让且末县城焕然一新,更凝聚了全县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力量。
随着我国国力的日益强盛,且末道路出行环境也在不断改善。1996年,从县城到原大桥道班过境公路改造32公里,铺设柏油路,是且末县通往外界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条柏油路。2002年,塔中一井至且末沙漠公路全线通车。2008年,315国道民丰到且末段改扩建,沙砾路升级为柏油路后,315老国道废弃,改为养护新国道,小道班合并成养护站。其中,最远的养护站离单位150公里,最近的养护站就在县城。
全机械化智能养路 守护条条“黄金大道”
2015年,韩元庆光荣退休,他与一代代护路工的故事和贡献永远被镌刻在巴州公路发展的史册上。
2005年起,大型机械开始进入公路养护领域。平地机、装载机等设备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养护效率。到了2009年,更是增添了“两头忙”这样既能推又能挖的多功能机械,以及交通车、大客车等车辆,极大地减轻了工人的体力负担,也提升了工作安全性。
“现在,我们用平地机进行主要的养护作业,人工只需进行清理即可,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徒步几十公里了。”韩元庆感慨地说,这种质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工作效率上,更体现在工人劳动强度的减轻上。
在库尔勒公路管理局展厅内,记者还看到了各类最原始的公路养护工具:独轮车、铁锹、刨耙、行军床……这些承载着老一辈养护工人汗水与记忆的老物件,静静地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
80岁的退休干部李接印站在这些展品前,用他沧桑而有力的声音向记者讲述那些年的故事……
“我们亲眼见证了巴州从土路到柏油路,再到如今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的巨变。看到现在巴州的公路体系这么发达,群众出行这么方便,我感到非常自豪和幸福。这些变化,是前辈们用汗水和智慧换来的,也是后人应该珍惜的。”李接印说。
如今,在公路上,机械轰鸣代替了人工的汗水,现代化养护设备正为巴州公路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巴州公路养护事业正向着更加智能化、机械化的方向迈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巴州的公路将会更加宽敞、平坦,成为各族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黄金大道”。(记者 景丽君)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