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移栽辣椒苗。(图片由梁佳提供)
梁佳(左)在指导工人加工配件。(记者 薛云少 摄)
梁佳的辣椒苗自动移栽机在地里作业。(图片由梁佳提供)
梁佳的辣椒苗自动移栽机在移栽辣椒苗。(图片由梁佳提供)
20世纪90年代后期,巴州焉耆盆地的工业辣椒种植逐渐趋于规模化,开辟出一条增收致富的阳关大道。
自此,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焉耆盆地便呈现一派繁忙景象:辣椒种植户们抢抓农时,忙着进行雇工、购苗、栽苗等。田间地头人潮涌动,到处是躬耕劳作的身影,其中就有焉耆县五号渠乡头号渠村村民梁生明及其家人。
实际上,辣椒苗移栽期短,移栽要求高。长期以来,人工移栽辣椒苗时,一步一弯腰,三步一取秧,一天下来,腰酸背痛不说,移栽效率还很低,而且成本高。
为此,梁生明产生了发明一种移栽辣椒苗农机的念头,把农民从繁重的移栽劳动中解放出来。
(一)追梦
2006年,梁生明在焉耆县城开了一家机械维修店,加工配件、维修农机。随后几年,焉耆县工业辣椒种植面积连年增加,需要的辣椒苗移栽工人也越来越多。
梁生明到地里测算了一下,人工移栽辣椒苗,每人每天最多移栽1亩多地,用工价格也是水涨船高,最高时达到150元。
“真的太需要一台移栽机了。”梁生明说,“可我搜集、查阅了好多资料,相关信息少之又少。我见都没见过,怎么搞发明呢?”
2009年,机会来了。梁生明得知乌鲁木齐要举办农机博览会,二话没说就跑去看。展会上,一台进口的半自动移栽机让他眼前一亮:“这不就是我朝思暮想的机子吗?”
整个会期,梁生明就只围着这台移栽机看,看机型、看结构、看演示,移栽机的作业模式,在他脑子里形成了基本的设计思路。
回到家里,梁生明一头扎进自己的维修店,开始搞研究,连吃住都搬进了店里。他一边照顾生意,一边搞设计。
“最困难的是,搜集到的资料和数据,拿回来一看,根本就是‘水土不服’,还得全靠自己琢磨。”梁生明说,一段时间下来,仅设计的图纸就摞了1米多高;有时设计好的配件,好不容易加工出来,往机器上一放,不合适、不适用,整个配件就废了,必须重新设计。还有的配件,自己加工不出来,只能从其他地方订购。
功夫不负有心人!
2011年,梁生明研发的半自动移栽机成功地将秧苗移栽到大田。然而,当时国内的农机市场已经有了同类型半自动移栽机,自己研发的农机就没有了推广优势。
怎么办?梁生明独自窝在维修店里,思考了一整夜。
“不能半途而废。”第二天,他信心满满地告诉家人,自己要发明自动移栽机。
2012年初,梁生明研发的第一代自动移栽机终于问世。同年,他成立了公司,为第一代自动移栽机申请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而他研发的自动移栽机真正走入市场,是2018年生产的第五代自动移栽机。
(二)圆梦
第五代自动移栽机下地后,立刻引起了椒农们的广泛关注。
那时,焉耆盆地的椒农、辣椒苗移栽工人发现一个现象:在广袤的辣椒田里,一边是人工移栽辣椒苗,一边是一台方方正正的机器,在拖拉机的牵引下,将一株株辣椒苗移栽到地里,移栽速度还挺快,移栽效果还挺好……
而这一切,正是梁生明拉着自动移栽机到处做演示、做推广的一种方式。通过一段时间的实地作业,数据显示,一台机器一天可完成20亩,相当于15个劳动力的工作效率,每亩可节约成本100元。
自动移栽机的好处显而易见,椒农们将这个好消息迅速传开。梁生明更忙了,要跑售后、解决机械维护问题,要根据收集到的意见建议,给自动移栽机搞优化。一时之间,他难以“招架”。
这时,梁生明的儿子梁佳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和他一起下田间、搞试验,不厌其烦地对设计图纸进行改良,反复修改。
“我从小就在父亲的店里玩,对机械维修有浓厚兴趣。”梁佳说,他小时候就喜欢跟在父亲身后,拿着锤子、扳手,装模作样地敲敲打打。大了一些,就帮着父亲维修各类机器。在父亲研究设计自动移栽机期间,他更是欢喜无比。“有些设计还是我想出来的。”梁佳自豪地说。
有志者事竟成!
经过反复试验、不断优化,新研发的自动移栽机不仅大大降低了农户生产成本,还有效提高了农作物抗倒伏能力,实现了农作物丰产、农户增收。2019年4月,由梁佳自主研发的自动移栽机通过自治区农机推广鉴定,并进入国家补贴目录。如今,他所研发的自动移栽机已经升级到第七代,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创下多个第一。
“一次性实现自动取苗、投苗、破穴、打洞、覆土,实现每分钟栽植140株,是人工的20倍。”梁佳说,这种自动移裁机不仅深受天山南北农户的欢迎,还吸引来了上海、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的客户。
2022年,在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上,梁佳参与的研发项目“膜上自动移栽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及应用”获得了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三)筑梦
随着业务拓展,梁佳组建了自己的研发团队。
“设计中心现有4个人,其中一名博士、一名硕士。”梁佳说,公司还招聘了18名周边乡镇的富余劳动力。对于今后的发展,他早已定好目标,就是让自动移栽机拥有机器视觉、红外传感,能够更加智能、无人化地进行作业,让科技赋能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努力终会有所收获!
多年来,梁佳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推广移栽机上,免费为农户做培训,提高他们的机械操作水平。他通过现场讲解、亲自示范、集中培训等方式,使农民在最短时间内掌握移栽机的使用和检修方法,还培养了一群农民技术员,带动就业30人。自动移栽机推广种植面积累计达10万亩,为农户收入持续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巴州农业农村机械化发展中心农机推广科副科长金若成说:“梁佳研发的自动移栽机填补了巴州乃至全疆技术空白。机械化移栽可有效控制辣椒苗的行距、株距,省去了间苗、除草、补种等环节,弥补了人工移栽过程中深浅不一、株距不均等缺点。最新研发的第七代自动移栽机日作业亩数已超30亩,还成功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频道《我爱发明》栏目。它真正让辣椒苗移栽变得更加便捷、简单、高效,实现了移栽全程机械化,成为种植户的致富好帮手。”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州工业辣椒种植面积超50万亩,拥有辣椒苗移栽机1328台、辣椒采收机170台。仅移栽、采摘环节就减少劳动用工2万人,节本增效1.71亿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梁佳坚定地说:“今后,我会继续加大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力度,帮助家乡农业产业向机械化、现代化发展,为加快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
如今,梁生明父子两代人的梦实现了,这也是巴州农机人埋头苦干、刻苦钻研,大力推进机械化、智能化,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翅膀的一个生动缩影。
巴州农业农村机械化发展中心主任王东林介绍,截至目前,全州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5.87%、农林牧渔综合机械化率达78.11%,较70年前分别增加94.23%、77.54%;粮、棉、番茄等农作物已全面实现全程机械化,巴州农机已由品种局部需求转入“种、养、加”全链条发展时期。(记者 薛云少)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