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察汗乌苏村道路。(通讯员 高那清 摄)
过去的察汗乌苏村。(图片由和静县委宣传部提供)
现在的哈尔莫敦村全貌。(通讯员 高那清 摄)
现在的哈尔莫敦村道路景色。(通讯员 高那清 摄)
哈尔莫敦村过去的道路。(图片由和静县委宣传部提供)
小朋友在阿日勒村的大棚里摘草莓。(图片由和静县委宣传部提供)
“以前村里垃圾到处扔、污水遍地流的场景不复存在了。”和静县哈尔莫敦镇哈尔莫敦村村民吐尔地·阿力木说,“现在村里的生活垃圾有专人清理。特别是这几年,通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村里基础设施得到完善的同时,村民的观念发生了大转变。看着村子越来越美,村民们打心底里高兴。大家不仅热心美化家园,还教育孩子们要保护环境。”
为切实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和美乡村,和静县结合实际情况,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好经验好做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着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取得显著成效。
优化人居环境 打造美丽乡村
干净平整的村道,宽敞整洁的休闲广场,色彩鲜明的墙画,房前屋后的绿植……来到和静县哈尔莫敦镇哈尔莫敦村,看到的是一幅美丽和谐的乡村新图景。
“过去的哈尔莫敦村污水随处倾倒,垃圾随处可见,路边杂草丛生,人居环境堪忧。现在,村容村貌越来越好,看着就舒服。”站在自家小院旁,村民吐尔地·阿力木不停地夸赞。
近年来,哈尔莫敦村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着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示范村之一,从2023年4月开始,哈尔莫敦村持续推进包括供排水工程改造、道路硬化、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景观小品、围墙美化、村庄绿化等环境风貌改造。
“以前村里全是土路,房子是土块房,水和电时有时停,生活特别不方便。现在,土路变成了柏油路,村里通了自来水、天然气、大网电,下水管道也全部畅通,我们家还装了地暖,住着也舒坦。”说起现在村里的生活环境,已经在哈尔莫敦村住了40多年的叶兴荣感触颇深。
哈尔莫敦村通过争取资金、项目、土地等各项扶持政策,以“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污水治理等为主攻方向,集中力量补齐短板,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据统计,截至目前,哈尔莫敦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同时,该村进一步健全村里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农村垃圾污水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公共环境质量和村容村貌持续提升。
“如何让‘美丽常在’?村里党员带头,农户参与,将管护机制纳入村规民约,让美丽乡村与乡风文明同频共振。”哈尔莫敦村党总支书记杨峰介绍,哈尔莫敦村还利用电视、报刊、抖音等载体广泛宣传,积极引导群众逐步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激发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内生动力,持续推动群众转变观念,树立文明新风,共建美丽家园。
设施农业助增收 乡村振兴展新颜
眼下,和静县巴润哈尔莫敦镇阿日勒村的日光大棚里绿意盎然,一垄垄草莓苗整齐排列,绿叶下挂着鲜艳欲滴的草莓。
“来,尝尝我们家的草莓,甜得很!”58岁的村民李青芝正忙着管护草莓苗,顺手摘了一捧草莓递给村干部,热情邀请大家品尝。
“30多年前,我就来到阿日勒村种地。以前家里种麦子,收入只够养家糊口,攒不下钱。”说起大棚种植,李青芝很是喜悦,“现在可不一样,一个草莓大棚的收入达4万至5万元,一个蔬菜大棚的收入也能达到1万至2万元。”
近年来,阿日勒村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鼓励发展设施农业。同时,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种植反季节绿色无公害蔬菜,弥补当地和周边市场蔬菜品种单一的不足,设施农业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以前都是土路,外销农产品的运输成了难题。现在路修好了,我们的蔬果销量越来越大,收入也提高了。”李青芝说,她家现在共有25亩地,建有5个大棚,年收入达20万元左右。
阿日勒村是巴州设施农业示范基地,目前共有设施农业3800亩,主要种植大白菜、辣椒、西红柿、茄子,还有草莓和佛手瓜等。每年输出蔬菜两万余吨,除了供应本地市场,还销往乌鲁木齐、阿克苏等地。
依托蔬菜种植产业项目,阿日勒村还成立了绿色果蔬配送中心,将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的蔬菜供给周边乡镇和县市,形成新鲜采摘、菜园直供的发展局面。配送中心共有设施农业6000余亩,每天输出果蔬100余吨,带动周边5000余户种植户就业增收。
阿日勒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建国说:“下一步,我们将对老旧大棚升级改造,实现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做好工业辣椒、西红柿的田间种植管理工作,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生态搬迁迎新生 产业兴旺人幸福
初夏时节,和静县额勒再特乌鲁乡察汗乌苏村村民哈谢家的羊圈里此起彼伏的“咩咩”声充满生机和活力。哈谢今年59岁,他每天清晨都会按时走进圈舍喂羊、打扫羊圈、查看羊的长势。
“每天在羊圈边上转一转我就开心,因为它们是我的希望。”看着这群膘肥体壮的“宝贝疙瘩”,哈谢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说,自从搬出牧区的旧村来到新村以后,他家在这儿住新居、创新业,开启了新生活。而这一切的开始,都要从十几年前的生态搬迁说起。
2007年,为了让巴音布鲁克草原的生态得以自然恢复,巴州推行“人畜下山来,绿色留高原”。两年间,和静县牧区的7个乡镇583户牧民,先后搬迁安置到莫呼查汗一带,组建了生态移民新村察汗乌苏村。
为了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这些年,察汗乌苏村坚持绿色发展,按照“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多元化、立体化庭院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以鸽子、土鸡、西门塔尔牛等为主的生态特色产业,发展种植、养殖相结合的立体化庭院经济。该村相继建成了鸡苗孵化散养基地、牛羊品种改良示范点,实现了农牧民搬迁与增收致富同步、安居与乐业并举的愿望。
“以前在牧区交通不便,收入也不高。搬到这里后,水、电、暖都通了,路也修好了,村里还给我家分了21亩地。我家现在是农牧结合,养了120多只品种改良过的羊,年收入达8万元。”谈起现今的生活,哈谢乐得合不拢嘴。
从自治区级重点贫困村成为脱贫攻坚示范村;人们的生活从摆脱贫困,到牛羊满圈、有房有车……如今的察汗乌苏村,戈壁变良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搬迁群众就业有着落、生活有奔头,安置点成了他们贴心的家园,他们的心里亮堂了、温暖了。(记者 赵富强 通讯员 高那清 依力达尔·依明)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