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湖乡村民庭院一角。(图片由轮台县委宣传部提供)
游客在老草湖的湖泊里坐船游玩。(图片由轮台县委宣传部提供)
草湖乡经过20多年的建设,房舍俨然、绿树成荫,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图片由轮台县委宣传部提供)
草湖乡宽阔笔直的道路。(图片由轮台县委宣传部提供)
未开发建设时的草湖乡一片荒芜。(图片由轮台县委宣传部提供)
草湖乡村民曾经居住的土坯房。(图片由轮台县委宣传部提供)
出轮台县城,向东南方向十余公里就是草湖乡。
时值5月,眼前的村庄掩映在一片绿色当中。3条主干道平安路、和谐路和幸福路两旁房舍俨然、绿树成荫、鲜花绽放,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48岁的买合木提·马木提在这个生态搬迁点生活了22年,见证了村庄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荒芜到繁茂的全过程。
“我们把以前生活的地方叫老草湖,这里叫新草湖。不管是老草湖还是新草湖,都是我们的家!”买合木提现在是草湖乡博斯坦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看来,这次搬迁一举两得,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持续向好,人们的生活也因此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流域面积102万平方公里,大片原始胡杨林分布在流域河道两侧。长期以来,塔里木河中游地区分布着长100公里、总面积147万亩的天然胡杨林和灌木林带,是维护绿洲生态和生产安全的屏障。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水资源无序低效利用,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位下降,大片胡杨林衰败。
在此背景下,2002年,地处塔里木河中游的轮台县启动实施塔里木河治理移民搬迁工程,草湖乡4个村400多户农牧民整体搬迁至新草湖,退出的1万多亩耕地全部种植了生态林。
“赚钱难、看病难、上学难,样样都难!”这是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的老草湖留给买合木提的记忆。
“去一趟县城赶着马车要走两天,后来坐拖拉机也要在尘土飞扬的砂石路上颠簸一天。那时村里有一台发电机,每晚只供3个小时的电。没电的时段,孩子要看书学习,只能点蜡烛甚至柴油灯。”买合木提至今还记得,早晨起来嗓子里难受,眼睛也被烟熏得发红。
2002年11月,第一批村民开始搬迁,买合木提从世代居住的老草湖,搬到了有水、有电、道路宽阔、基础设施齐全的新草湖,彻底与“每天供电3小时,人畜共饮河坝水,马车两天到县城,用羊换面过日子”的生活告别。
生态搬迁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
草湖乡地广人稀,土地含碱量极大、降雨稀少,种植棉花、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增收空间小。近年来,乡里鼓励村民进行土地流转,解放双手,富余劳动力通过打零工、稳定就业等方式增加收入。各村还通过发放鸡苗、菜苗,种植西瓜等方式,让小庭院成为村民增收的致富园。
为了让搬迁后的村民尽快增收致富,草湖乡还大力发展特色养殖。草湖小山羊是巴州独一无二的牲畜品种,而草湖乡则是小山羊养殖的重点地区。目前,全乡畜牧业存栏4.74万只,每年出栏约1.8万只。畜牧业成为草湖乡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
35岁的阿克提坎村村民阿不都热依木·苏来曼,在老草湖承包了150亩地种玉米,在新草湖养了20多头牛,最近两年又开始养殖兔子。“每年有十几万元的收入,日子越来越好了!”几年前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阿不都热依木自豪地说。
2017年,草湖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2023年,全乡农牧民年人均收入达17484元。
“我们既搬出了‘绿水青山’,还开启了农牧民的幸福生活。”见证了草湖乡生态搬迁全过程的买合木提认为,只要方法对、路子正,百姓幸福与生态良好可以相得益彰、互惠共赢。
经过多年治理,老草湖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湖泊、湿地、河沟交织,胡杨与红柳遍布塔里木河两岸。湿地上,可以看到白鹭、黄鸭、黑鹳,胡杨林里还有黄羊跑来跑去。
老草湖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当地群众也从中看到了商机。英苏村村民赫依提·阿卜杜力、贝丽柯孜·艾海提夫妇去年9月在这里办起了农家乐,用自己拿手的美食招待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去年经营了一个月,赚了万余元。今年准备早一点开门,生意应该会好很多。”对在老草湖经营农家乐,赫依提充满信心。
“以前住房差、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现在家家住新房、有院子,家用设施接近城里,公共服务完善便利……和村民聊天,大家最大的感受就是生态搬迁搬对了,日子越来越红火了!”草湖乡副乡长史愚德说。
现在的新草湖曾经是块“天上无飞鸟、地下不长草、风吹沙粒跑”的荒地。日夜奔流的塔里木河水滋润了这方土地,让这里“长”出了村庄,“种”上了希望,让草湖人在戈壁滩上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记者 陈彦强 通讯员 李新芳)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