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科技学院举办2024届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百余家企业进校园招聘,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图为招聘会场景(10月18日摄)。(记者 袁海军 摄)
作为全国首批、新疆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巴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要求,以“深入推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促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企合作,打造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为目标,以政策规划引领为基础,以重大项目和企业培育为抓手,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全方位融合,多措并举赋能产教融合,全面推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
今年,我州围绕库尔勒区域中心城市和若羌新城建设,高标准规划产教融合发展布局,实体化建设2个产教融合示范园区,累计投资29亿元,实施27个产教融合项目。
政策规划引领校企从“一头热”变为“两头甜”
12月11日,我州举行授牌仪式,18家企业成为自治州第一批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由此,我州在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产业转型、深化校企合作方面又迈出重要一步,对于提升地区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巴州产教融合发展推进工作组组长许尔辉介绍,今年我州陆续出台《自治州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方案》《自治州产教融合10条激励措施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实施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提升行动。
最值得一提的是,我州出台《巴州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标志着我州建设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向纵深推进,发挥城市承载、行业聚合、企业主体作用,促进教育、产业要素集聚融合。
我州实施这一方案,主动融入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战略布局,主攻“油气化工、绿色矿业、新能源、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商贸物流、医疗康养”重点产业,以园区(开发区)为平台做实“产”,以校区(理论教学培养)、厂区(企业定向实训基地)、园区(综合类多专业实训示范基地)三位一体做优“教”,以新区为示范、聚焦产城融合、突出康养一体做好“引”,实现“产”“教”相互贯通,“产”“城”深度融合,互为补充,互为支撑,确保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的远景规划和具体目标落实落地。
今年,自治州产教融合示范园区挂牌并投入使用,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巴音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纺织工业技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化工工艺技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重点项目全部建成投用,新疆科技学院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和巴州公共实训基地项目正式落地实施。
如今,我州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优化资源配置等措施,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产业转型、企业发展的深度融合,积极鼓励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全面激发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产教融合型企业真正尝到甜头、得到实惠,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从“一头热”变为“两头甜”,为我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高校以“科教融汇”助力“产教融合”
新疆科技学院是我州产教融合示范城市建设中教育领域的牵头单位,以聚焦服务产业、聚焦人才培养和聚焦科创融合“三个聚焦”战略,深度融入产教融合城市建设,为我州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高校力量。
聚焦服务产业方面,学院构建了以“经管+计算机”类专业对接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化工纺织类专业对接地区石油化工和纺织产业、“计算机+旅游管理”对接智慧文旅产业、“经管+医学”对接医疗康养产业的布局;学院设置的工程审计、精细化工、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物联网工程、中药资源与开发、养老服务管理等本科专业,填补了我州化工纺织行业、康养行业等领域本科专业的空白,保持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聚焦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大力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造省级“数智化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康养专业集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着力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学院、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功能新材料应用研发中心、智慧医疗与大健康协同育人中心”,带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双师双能型”队伍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应用研发和技术转移能力的提升,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聚焦科创融合方面,学院以科技创新赋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瞄准国家、自治区、自治州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和协同创新。建设省级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产教融合与新商科发展研究中心”;与疆外高校共建“功能纤维材料研究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瞄准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和我州资源禀赋,致力于重点产业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以科技赋能区域经济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工学交替从“厂中校”实现“校中厂”
在教学课堂上,她手捧书本;在实训课堂上,她手握布料,专心缝纫。
她叫努尔比耶·努尔艾合麦提,是巴音学院纺织服装学院22服装2班学生,同时也是首批进入巴音学院产教融合示范园校区的学生。
12月15日,努尔比耶像往常一样,先到教室聆听老师对书本知识的讲解,之后来到产教融合实训楼,走进一个犹如“缝纫车间”的大课堂,在缝纫机上进行缝纫实操训练。如今她已经掌握各种服装制作工序,还初步掌握了制版技能,并且可以给自己做衣服了。
“在学校里,我们先跟专业老师学知识,再跟缝纫师傅学技能。快一个学期了,我已经习惯并爱上了这样的学习环境。”努尔比耶说,学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她既能学知识,又能学技能,还与企业紧密联系。现在,她对“产教融合”有了深刻理解,也享受到“产教融合”带来的益处,对未来就业充满信心。
2023年秋季,巴音学院产教融合示范园校区启用。这个校区属于名副其实的“校中厂”。现在,首批1800余名在校学生,除了有纺织服装专业的以外,还有食品加工等专业的。
之前,学生是离校入厂,现在在校就能入厂。
谈及这一变化,巴音学院纺织服装学院教师孙旭光语气中满是欣慰。他说:“在工学交替中,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对知识的渴望程度也越发加深。”
“按照企业化运作模式,我们逐步深化集教学、生产、实训、培训、考证、技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教学工厂’,实现‘学中做,做中学’,使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培养与企业岗位能力需求无缝对接。”巴音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党支部书记阿布拉江·阿尤甫说,学院引企入校,实现“校中厂”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开展“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
“巴音学院以巴州职业教育联盟党委建设为抓手,以专业建设为纽带,以提升办学水平为目标,整合州域内10所中职学校教育资源,开展集团化办学,统筹做好各成员校发展规划、项目建设、专业设置、课程衔接、人才培养、师资调配、招生就业等方面的工作。”巴音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古丽娜·肉孜说,通过集团化办学,学院有效凝聚发展合力,促进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拓展各成员校办学空间,增强专业布局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形成更强大的师资队伍,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画好校企合作“同心圆”
“感谢学校老师、企业师傅,他们为我插上一双翅膀,让我飞向梦想!”12月19日,巴州红旗高级技工学校2022届汽车维修专业学生柯世豪自信地说,现在他已有一技之长,对未来的就业前景十分看好。
入学以来,柯世豪通过在校学习、到企业实习、再返校学习这种“工学交替”的方式,既在学习中有实践经验,也让他对未来职业生涯有了更明确的规划。
近日,柯世豪参加了2024年新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拔赛农机检修项目,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展示了自己的实力。他虽未毕业,但已被企业所关注。
巴州红旗高级技工学校党委书记程九庆说,在育人模式上,学校坚持工学结合,与企业及时对接,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通过“厂中校”教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
目前,库尔勒金沙石油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中,有12人来自巴州红旗高级技工学校。
“我们公司与巴州红旗高级技工学校合作多年,将持续推进校企合作。”该公司董事长望远表示,双方共同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在校企协同育人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2021年以来,库尔勒中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与全州各职业院校开启校企合作新模式,建立了“双师型”教育培训基地,先后承接82名来自全州各职业院校的入企实践锻炼教师,选派15名专业技术过硬的人员与职业院校共同推进校企教学研讨和协同育人项目,为加快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州在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上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示范引领。”州教育局局长杨莉表示,依托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由巴音学院、新疆中泰纺织服装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开展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由库尔勒中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中原工学院、巴音学院牵头,成立了全国纺织服装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将职业教育与行业进步、产业转型、区域发展捆绑在一起,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创新良性互动机制。
2023年,库尔勒上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立足我州资源禀赋,充分发挥产业聚集、高速发展的优势,成功创建自治区级产教融合型企业1家、自治州级产教融合型企业3家,承担自治区级重点科技研发项目2项,建立各类实习、实训基地7个,稳步推进产教融合工作。
硕果累累,犹如秋收之丰盈。巴州积极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正在为画好校企合作“同心圆”不懈努力。(记者 袁海军)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