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行动 全力投入 全民参与 终结结核
2025年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今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主题是“全面行动 全力投入 全民参与 终结结核”,旨在贯彻社会共治理念,动员全社会全面行动、全力投入,营造全民参与结核病防治工作、全民共享结核病防治成果的良好氛围,为终结结核病流行奠定坚实基础,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关于结核病,你了解多少?
1995年底,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3月24日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World Tuberculosis Day),是为了纪念1882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赫向一群德国柏林医生发表他对结核病病原菌的发现,以此提醒公众加深对结核病的认识。我国从1996年3月24日开展结核病防治日活动。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可以发生在人体除了毛发和指甲外的各个部位,比如骨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等,但主要发生在肺部,称为肺结核。
肺结核常见症状有哪些?
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其他常见症状还有低烧、夜间盗汗、午后发热、胸痛、全身不适、疲乏无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妇女月经不调等。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应警惕结核病,应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肺结核是如何传染的?
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是痰里能排出结核菌的肺结核患者。当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将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散播在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可受到感染。在受到结核菌感染的人中发生结核病的概率约为10%左右,其中70%左右的人是在感染2年内发病,其余则可在一生中任何时候在其免疫功能低下时发生结核病。幼儿、青春期、老年人和营养不良、尘肺、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发病率较高。
如何预防结核病?
要预防结核病的传播,首要任务是控制传染源,即及时发现和彻底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其次是保护易感人群,为所有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对密切接触者开展结核病相关检查,对查出的结核病新近感染者实施预防性治疗。此外,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减少传播的可能,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掩口鼻、注意人口密集场所的通风和环境卫生,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
结核病是一种传染病,它不但危害自己,而且易传播他人。控制结核病不仅仅是患者个人的事,也是每个家庭和全社会的事情,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实现终止结核病流行而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