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控黑热病
黑热病是巴州一个持续存在的地方病。巴州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发现有黑热病患者,近年来也陆续有黑热病人被发现,防控工作不能放松,全社会应当共同行动应对黑热病。
一、什么是黑热病?
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由利什曼原虫寄生于人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所引起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
二、黑热病的传染源是什么?
巴州黑热病属于自然疫源型(包括荒漠型和砾漠型),传染源至今不明,估计是感染黑热病的野生动物,通过白蛉传播。
三、黑热病是怎样感染的?
每年5-9月份为白蛉活动季节,白蛉吸吮动物的血液时,原虫便进入体内,发育繁殖成鞭毛体,7天后白蛉再次叮咬人体时,将鞭毛体注入,即可引起感染。
四、患黑热病后有哪些典型的症状和危害?
黑热病潜伏期一般为3-6月,发病比较缓慢。主要症状有:长期不规则发热、进行性脾(或者肝)肿大、贫血、鼻衄、齿龈出血、并伴有消瘦、咳嗽、腹泻和失眠等症状。婴、幼儿患者发病早期除了有发热及腹泻等症状外,还有夜啼和烦躁等现象。黑热病虽然可以治疗,但是一旦患有黑热病,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如果治疗不及时,病情会更为严重,尤其是患病率较高的婴幼儿患病后带来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更严重。
五、什么是白蛉?
白蛉是一种类似蚊子的昆虫,一般为蚊子的1/3大小,雌性白蛉可以通过叮咬动物和人类吸食血液。每年5-9月是白蛉的活动季节,白蛉吸血时间通常在傍晚及夜间,常隐藏在室内外阴暗潮湿的场所。
六、患黑热病后该怎么办?
黑热病可防可治,一定要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治疗黑热病,一定要去正规医疗机构,避免误诊延误病情。来自或曾到过本病流行区的人,如果出现长期不规则发热、进行性肝脾肿大以及贫血,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患者经规范治疗后痊愈率较高,大多不会再次感染,偶或复发。
七、巴州哪里有黑热病?
目前巴州的款尉犁县、库尔勒市、轮台县、且末县均发现有黑热病。近年在和硕县也发现了黑热病。
八、如何预防黑热病?
(1)对传染源的管理
在巴州人群黑热病发病与塔里木盆地周围荒漠及天山下砾漠地区的野生动物存在密切关系。
(2)积极消灭传播媒介-白蛉
圈舍、禽舍、狗窝、空置的房屋及山洞都是白蛉孳生的场所。为了减少白蛉的孳生、降低白蛉的密度,我们在发现的黑热病患者居住地,对白蛉孳生场所进行全面消杀。并对圈舍、禽舍等白蛉孳生地进行彻底的卫生清理。
(3)加强个人防护
在白蛉活动季养成不露宿,使用蚊帐、蚊香的习惯。提倡家庭装置细孔纱门、纱窗。户外活动时,尽量穿着长袖长裤,必要时在身体裸露部位涂驱避剂,做好身体裸露部位的防护。尽量做到人畜分居,以减少黑热病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