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防治麻风病日
全面消除麻风危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2025年1月26日是第72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8届“中国麻风节”。目的是巩固全国消除麻风危害成果,进一步加强麻风病防治工作,关爱麻风患者,消除社会歧视,提高广大群众对麻风病的认知和关注度。
2025年我国宣传活动的主题为“全面消除麻风危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旨在坚持党的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综合防控机制,全面实施消除麻风危害可持续发展规划,持续提升公众健康意识和素养,全力实现我国全面消除麻风危害的目标共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现就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如下:
1、什么是麻风病?
麻风病是人类最古老的疾病之一,也是世界三大传染病之一。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麻风病不会导致死亡,则可能导致严重的肢体残疾。绝大多数人对麻风杆菌具有特异性免疫力,即使感染也不发病,只有少部分人易感而发病。
2、麻风病有哪些症状?
麻风病的潜伏期较长,一般感染了麻风杆菌后2-5年才发病,短者数月,长者超过十年。麻风病的症状多种多样,没有特异性。
早期症状:①皮肤出现浅色斑、淡红斑甚至浸润、有麻木或者感觉减退;②皮疹表面干燥或与皮疹周围相对无汗,有蚁行感或微痒感;③但凡慢性不痛不痒的皮疹,应怀疑有麻风的可能。
3、麻风病是如何传染的?
麻风病的传染源是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其中多菌型患者皮肤黏膜含有大量麻风杆菌,是最重要的传染源。传染方式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染,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
通过含有麻风杆菌的皮肤或黏膜损害与有破损的健康人皮肤或黏膜的接触所致,接触的密切程度与感染发病有关,这是传统认为麻风传播的重要方式。
这种方式是健康者与传染性麻风患者经过一定的传播媒介而受到传染。例如接触传染患者用过的衣物、被褥、手巾、食具等。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