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科室:
现将《2025年自治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文物局)
2025年3月10日
2025年自治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
工作要点
2025年,自治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工作主线”,围绕自治区成立70周年这一“重要节点”,立足文化润疆、旅游兴疆“两大战略”,着眼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建设文旅产业集群“两个关键”,统筹发展和安全、开放和安全,坚持解放思想、守正创新,深入实施旅游兴州战略,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奋力谱写新时代自治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特别是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研究阐释、宣传普及。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和“常设议题”制度,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闭环落实机制,加大对中央和自治区、自治州领导重要批示件督查督办力度,确保件件落实、事事见效。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推进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相互促进,加强文旅系统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指导推进文体旅行业“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全覆盖。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下功夫整治“四风”“四气”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切实做好为基层减负各项工作,巩固节庆清理规范成果。抓好党员干部监督管理,强化对“一把手”、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的监督,经常性运用“第一种形态”,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抓好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巩固转化,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扎实做好巡视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以整改实效更好推动文体广电和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
1﹒建好用好文化阵地。一是加快巴州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建设,年内建成投用。二是充分发挥中华文化园示范点引领作用,推动中华文化元素进公共文化场所,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是全州“四馆一站”普及错时、延时、节假日开放,推动“夜间文化”服务。四是用好“巴州文化云”数字化平台,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推动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实现农村、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
2﹒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打造歌舞剧《楼兰九歌》,2025年6月首演;创排优秀舞蹈节目参加第三届新疆文化艺术节,争取参加2025年“荷花杯”全国民族民间舞蹈大赛;配合州文联做好承办翰墨巴州临书临印展暨第一届楼兰书简篆刻大赛;各级国有文艺院团围绕自治区成立70周年重要节点,创作音乐、舞蹈、小品等艺术精品,全年创作文艺作品不少于100部;各级公共美术馆积极开展书画展、摄影展等艺术展览活动。二是全州各级公共文化馆免费开办培训班不少于150班次,举办各类展览不少于30场。三是开展“书香巴州·全民阅读”各类阅读推广活动400场以上。四是广泛开展百日广场文化、“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村晚、“村舞”大赛、歌咏比赛等系列主题群众文化活动,全州475支乡村文艺小分队每支队伍全年演出不少于8场;发挥好“中华文化辅导员”志愿队伍作用,帮助提升文艺小分队活动品质。
3﹒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一是做细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现应普尽普。二是做好西域都护府博物馆开馆试运行和“5·18”国际博物馆日新疆主会场活动。三是实施巴州博物馆消防验收改造。四是支持州域内4个“考古中国”重点项目实施和成果运用,推进西域都护府遗址群(卓尔库特古城)和七个星佛寺、米兰古城考古遗址公园规划项目实施;完成楼兰故城遗址保护性设施建设、卓尔库特古城遗址展示工程(一期)及已发掘高台保护展示项目前期工作、七个星佛寺遗址洞窟加固等一批文物保护项目;加快推进巴仑台黄庙古建筑群避暑王府保护修缮项目和环境治理项目;规划建设楼兰文化园。五是指导马兰军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红山核武器试爆指挥中心旧址影剧院修缮工程实施,做好解说阐释。六是力争年内七个星佛寺遗址考古公园通过评定,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卓尔库特古城考古遗址公园和米兰古城考古遗址公园通过评定,列入自治区考古遗址公园名单。七是健全文物机构,充实文博人员,培养优秀的博物馆讲解人员。八是推进博物馆数字化运用,开展文物线上线下宣传,做好州博物馆“文物话巴州”“遗址说历史”和“多元巴州·文物有话说”宣传展示活动。九是开展革命文物调查,保护传承红色资源。十是持续加大打击防范文物犯罪力度,确保文物安全。持续推进文物行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强文物安全管理。十一是加强历史文化研究阐释,联合区内外高校和考古文博研究机构启动丝绸之路楼兰道历史文化研究。十二是规划串联西域都护府遗址群等重点文物古迹的历史文化主题旅游线路,使其成为新时代各民族深入交往交流交融的一条自然而然、充满活力的新通道、新常态,成为展示“丝路山水·壮美巴州”的文化符号和旅游名片。
三、抓住将文旅产业纳入“十大产业集群”机遇,全力推进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
大力实施旅游兴州战略,深化文旅、体旅融合,全年实现接待游客4500万人次,旅游花费298.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5%、14.5%。
1﹒积极培育文旅产业集群。一是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自治区文化和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意见》《自治区文化和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二是有效引导培育巴音文旅、天鹅湖旅游开发、昆仑四运旅游服务等一批文旅投平台公司、景区经营主体及旅行社等重点链主企业和产业集群。三是开展“非遗+企业”“文化+企业”系列活动,挖掘出一批民族手工艺文创、文化产品融入文旅消费市场。四是大力发展冰雪旅游,落实好《自治州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实施方案》,推出一批冰雪旅游线路产品。五是鼓励支持巴音布鲁克、博斯腾湖、罗布人村寨等热点景区发展多种类型的低空旅游项目。六是紧盯文旅重点项目建设,用好中央预算、国债、专项债和社会资金,推进绿发集团新疆库尔勒华美胜地万丽万怡酒店集群和罗布人村寨、博斯腾湖西海龙宫二期、巴音布鲁克骆驼脖子东大门服务区游览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2025年“三个一批”文体旅项目55个,总投资58.18亿元。计划第一季度开工新建、续建项目21个。
2﹒加强旅游规划顶层设计。一是抓好“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规划收官、各专项规划落实落地,衔接编制自治州“十五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启动《自治州文化和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5—2030年)》。二是落实好《博斯腾湖全域旅游一体化发展规划(2023—2030)》,完善发布《巴音布鲁克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升规划暨五年实施计划》《策大雅—S340霍尔古吐—红旗牧场旅游风景道规划》。三是指导县市编制《库尔勒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马兰红山军博园运营开发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
3﹒抓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督促指导尉犁县做好罗布人村寨景区阿不旦广场、长寿茶园和民俗村落等核心区域的统一设计、建设规范,办理前期相关手续,今年3月开工、6月投用。加快推动绿发集团投资罗布人村寨重点文旅项目落地。二是持续提档升级巴音布鲁克景区。推进完成“5个提升”“2个新建”任务。启动巩乃斯温泉度假区建设。三是持续打造环湖公路旅游沿线景点景观。完善环博斯腾湖公路停车场、旅游厕所、停靠点设施,重点打造白鹭洲、明沙山、落霞湾景区景点,完善标识系统,丰富环湖各景区景点业态,增强游客体验感,避免同质化。重点提升大河口、金沙滩景区基础服务设施。四是抓好焉耆、轮台等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轮巴公路沿线重要节点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策大雅旅游综合服务区、阳霞镇与铁热克巴扎乡文旅小镇服务设施及沿线相关节点,丰富塔里木胡杨林公园景区业态。加快中菲葡萄酒旅游小镇建设步伐,串联七个星佛寺遗址、焉耆盆地酒庄、霍拉山丝路古村“三点一线”精品旅游线路,扩展探索“历史文化+旅游”“葡萄酒文化+旅游”模式。五是推动且若文旅再上新台阶,持续加大尉且沙漠公路宣传力度,继续完善托盖布拉克景区、塔中沙漠工业旅游区、米兰古城遗址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业态,提升游客体验感和舒适度。六是围绕6条“慢游”廊道推进沿线综合服务驿站和观景节点体系建设,加快推动阿尔金山特种生态旅游有序发展,着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七是围绕短板,指导县市做好景区创建、旅游厕所提升、数字文旅打造等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每季度调度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等形式,指导各县市做好景区(景点)建设、运营、服务等工作。
4﹒全力推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抢抓机遇、奋发有为,攻坚克难、合力推进,确保罗布人村寨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一是尽快成立罗布人村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专班,进点工作;加大工作人员培训力度,提升管理服务人员综合素质。二是紧扣国家5A级旅游景区1000分考核体系,抓紧完善硬件设施建设,逐项达标销号。三是挖掘罗布人文化内涵,打造精品演绎、特色旅拍等文化产品,讲好新疆巴州故事;丰富完善景区业态,启动沙漠文化旅游度假区建设,增强游客体验感。四是将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细化到每个环节、每个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责任到人。
5﹒持续推进文旅品牌创建。一是做好博斯腾湖、巴音布鲁克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复验工作,指导马兰军博园创建4A级旅游景区,加快推动铁门关景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指导和硕县完善金沙滩旅游度假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丰富业态,为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奠定基础。二是依托马兰红山军博园、达西村等红色旅游景区景点推出6条精品红色游、研学游线路。三是新增等级旅游民宿2家、自驾营地1家、自治区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1家。新增星级农家乐不少于8家,力争创建1个自治区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四是支持博湖县开都河景区创建自治区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6﹒促进文旅深度融合。一是发挥好“1+8”历史文化工程作用,将各类文化遗产打造成我州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成果的前沿阵地,推出一批典型案例和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线路,促进州内外各族群众跨区域流动,全方位、多角度讲好巴州故事。二是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深化文旅融合,赋能文旅消费。在“吃”上下功夫,持续推动菜品创新、提升菜品品质,加快打造库尔勒特色美食街区;在“住”上下功夫,抓好高品质酒店建设,不断提升宾馆酒店服务水平;在“行”上下功夫,加快构建“快进慢游”旅游交通网络,完善配套设施;在“游”上下功夫,加快推进旅游景区提档升级,进一步丰富库尔勒、和静、尉犁、博湖、轮台、和硕等县市旅游项目、旅游业态,持续提升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在“购”上下功夫,围绕“拉杆箱”和“后备箱”经济,大力推广若羌且末玉石、焉耆博湖特色果蔬和“楼小兰”“陶·楼兰”、芦苇画、骨雕等“巴州好礼”文创产品,打造“IP”形象;在“娱”上下功夫,促进演艺市场繁荣发展,办好音乐节、文化节、体育赛事等活动,让游客“乘着歌声去旅行”“跟着演艺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三是鼓励支持文化文物单位、文旅企业加强特色文创和旅游商品开发销售,积极推进农文旅、文商旅、文体旅等业态融合发展。
7﹒大力开展文旅宣传推介。一是策划召开2025年自治州旅游发展大会,开展好“5·19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举办库尔勒香梨文化旅游季、尉犁罗布人村寨沙漠文化旅游节、轮台白杏和金秋胡杨文化旅游季、若羌红枣文化旅游季、博湖冰雪旅游季、焉耆美食文化旅游季等品牌节事活动。二是落实《自治州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奖励支持办法》,激发旅游消费潜力。三是拓展旅游资源推介,举办文创和旅游商品精品展,做好“引客入疆、引客进州”工作。四是加大与主流媒体合作力度,全年发稿量不低于2000条。拍摄百余部短视频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播发,在央视、主要客源地高铁站投放巴州文旅广告。五是积极对接国家、自治区,争办全国、自治区级文体旅系列活动,提升巴州知名度。六是赴港澳、日本等地参加2025年度国际旅游展会,统筹各县市做好赴疆内宣传推介,拓宽文旅市场,吸引更多境外游客来州旅游“打卡”。
四、做好体育广电各项工作
1﹒深入实施体育惠民工程。持续把场地设施建设、管理、使用作为重点,打造“家门口健身圈”。新建体育公园1个和健身步道、骑行道等,完成巴音郭楞体育公园建设并投入使用。做好巴音游泳馆社会化运营。
2﹒广泛举办群众体育赛事活动。一是持续开展“三大球”赛事活动,举办兵地油铁系列赛事,赛马、龙舟、健身操舞等赛事活动不少于160场,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发挥博湖、和硕县自然资源优势,做好水上、沙漠等品牌体育赛事,举办汽车越野赛、拉力赛以及和硕沙滩排球赛、环湖自行车赛等,拉动旅游消费。二是持续办好博斯腾湖赛艇、皮划艇、桨板、帆船等5大赛事活动,将其打造成为西部地区水上运动品牌赛事。三是持续抓好马文化旅游产业,支持库尔勒、博湖争办全国全疆有影响力的赛马大会。
3﹒进一步提升竞技体育水平。以积极备战自治区十五运为契机,制定“保三争二”工作方案,策划办好竞技类赛事,推进体教融合,组织运动员赴疆外集训,参加全国赛事。
4﹒推动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一是加强广播电视频道管理,持续做好广播电视专业人才培训。二是扎实做好全国两会、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典等重要保障期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三是加强网络安全防范,确保广播电视播出安全和网络安全。四是完成全州县级播出机构电视频道高清改造项目,推进全州现有“村村通”“户户通”广播电视直播卫星设备升级换代。
五、做好综合性保障工作
组织开展《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终期评估,加强盘点、奋力攻坚,全面完成既定目标任务。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改革工作,推动自治州重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做好政策法规工作,加强文化和旅游领域法治建设。做好援疆工作,争取自治区对应厅局和援疆省市在品牌培育、项目建设、资金投入、活动承办、人才培养、宣传营销等方面政策倾斜和帮扶支持。完善兵地文旅融合交流协作机制,推动兵地融合发展。推动“智慧文旅”创新发展,强化科技赋能,加强文旅行业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扎实做好经济形势研判,提升文化和旅游统计工作质效。指导规范文旅各类行业协会,服务州域内文旅市场主体,提升文旅服务质量。积极争取、管好用好各类资金,切实做好绩效管理。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好“订单式”“组团式”人才援助,通过文旅夜校等培训形式,做好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培养工作。做好知识分子工作,加强艺风艺德建设。落实“四下基层”部署要求,指导基层有力有效有序开展文体旅各项工作。
六、统筹好发展和安全
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压紧压实工作责任,采取有力有效举措确保文旅系统安全稳定。抓好意识形态安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分析研判机制。做好文艺作品、文化产品、文旅衍生品以及各类讲解词、展陈大纲等审读审查,加强节庆活动、社会组织以及文体旅活动审核把关,坚决守好文化安全防线。抓好行业安全,强化多部门联动,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深入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坚决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抓好旅游景区、滑雪场、星级旅游饭店、民宿、文化场馆等重点场所安全,加强安全检查、监督指导,健全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抓好假日安全,紧盯节假日等重要节点,落实好带班值班、安全检查、调研调度、信息报送、市场监管和服务保障等工作,确保假日文旅市场安全平稳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