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防治进展情况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健全管控机制。将“下大力气整治库尔勒等区域环境质量,加大扬尘治理力度”纳入2024年全州32件惠民实事之一重点推进。以降低PM10浓度为目标,以库尔勒市为主战场,将毗邻的6个县(开发区)纳入联防联控范围,强化区域协同治理,印发实施《自治州关于持续改善库尔勒及周边区域空气质量的工作方案(2024-2025年)》,形成涵盖26项具体任务的整治路线图。发布《全州环境空气质量状况通报》6期。
(二)优化能源结构。启动5台65蒸吨/小时及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淘汰1台工业炉窑、完成1台炉窑深度治理,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比例达82.58%。推动新疆华凌工贸(集团)热力有限责任公司库尔勒分公司开展60万平方米供热清洁化改造。持续推进清洁取暖工程,完成21062户“煤改电”工程确村确户和招标,目前7444户正在施工(占比35%),预计9月底前完工。规划布局清洁能源项目2103万千瓦,已建成并网302万千瓦(风电96万千瓦,光伏206万千瓦),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达到47.86%,超火电、水电装机容量。
(三)优化运输结构。加快机动车和移动机械升级,淘汰国Ⅲ及以下柴油货车253辆、老旧机动车8412台、非道路移动机械419台。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力度,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由年初的1.7%提升至2.3%,全州城市客运车辆清洁能源使用率达100%、纯电车占比58%,建成充电站118座,充电桩830个。完善铁路专用线货运集疏运设施,已建成铁路专用线15条,总里程31.74公里。联合州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局交警支队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I/M)的实施方案》,逐步推进I/M制度落实。监督检查机动车检验机构27家,责令改正6家、处罚1家。开展车用汽柴油监督抽检22批次,均为合格产品。
(四)强化面源污染治理。推行绿色施工及“智慧工地”建设,严格要求370个建筑工地落实“六个百分之百”扬尘管控措施,全州建筑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的229个建筑工地全部安装智慧化建筑工地系统。摸排出库尔勒市26处裸露地开展分类整治;摸排32.29公里道路,硬化城区道路5.48万平方米,整修农村公路30.12公里。全州城区道路机械化湿法清扫率达到75.83%,其中:库尔勒市城区达到85.35%、重点路段达到100%。集中整治库尔勒上库综合产业园、东山区域(尉犁县西山口)砂石料场、塔什店镇涉煤企业、和硕县乌什塔拉乡石灰岩矿扬尘污染。
(五)深化“一企一策”治理。将全州26家重点企业、库尉地区71家涉气企业纳入“一企一策”治理范畴,计划实施264个治理项目,可实现减排8619.07吨,截至目前已落实治理项目103个,累计减排2413吨。完成12个钢铁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实现减排1271吨。制定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计划。组织企业积极申报中央大气污染治理项目4个,其中成功入库3个,共申报资金2882万元。排查发现低效失效治理设施9个并督促企业加快完成提升整改。
(六)推进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组织排查涉VOCs企业发现12个问题,已整改完成5个,7个正在整改。推动新疆美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开展两个季度泄漏性检测与修复,共检测 162859个密封点,发现泄漏点566个,修复566个。会同执法支队对整改进度缓慢的新疆昆仑工程轮胎有限责任公司炼胶废气收集、治理设施低效问题进行现场督办。
(七)强化空气质量分析及预测预报。发挥好科研机构和援疆队伍力量,联合气象部门,建立每日、每月、每季度、每年及相邻年份五个时间尺度空气质量分析制度,形成日报126期、月报5期、年报6期、沙尘分析报告1期,短时段分析报告2期。
(八)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组织全州11家发电企业开展信息化月度存证、月报、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和数据质量控制计划的填报。积极组织全州11家重点排放单位开展第二个履约周期二氧化碳配额清缴,目前剩若羌玖圣供热有限公司1家未足额清缴。配合自治区对碳排放重点单位开展碳排放数据核查、核算和温室气体清单报告编制资料收集。收集上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4个。
(九)实施噪声污染防治行动。会同13个部门联合印发实施《自治州贯彻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实施方案>任务清单》。组织完成8个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情况评估及问题整改。完成库尔勒市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点位布设审核及2个点位调整工作,督促帮扶库尔勒市加快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建设。
三、特色亮点
(一)扬尘管控措施更加细化实化。利用无人机对库尔勒市裸露地块进行了摸排,要求“一地一策”逐一制定整治方案并开展整治,压实了库尔勒市裸露地整治责任。通过检查将发现的建筑工地问题推送至住建部门,并会同住建部门加强建筑工地监管,进一步压实了住建部门对建筑工地扬尘污染的监管责任。对国控站短期异常高值,做到及时响应,从源头减少了扬尘源。
(二)“一企一策”治理促减排提质效。在26家重点企业编制实施“一企一策”大气污染治理方案的基础上,聚焦库尉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组织年排放量5吨及以上的71家企业编制实施“一企一策”大气污染治理方案,通过采取现场查看、定期调度、帮扶指导等措施,对治理项目进行盯办,持续推进工业企业深度治理,着力发挥减排效益。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健全大气污染防治监管体制。结合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先进经验和巴州实际,提出体制机制健全建议和举措,形成相关制度初稿提交审议。督促库尔勒市加快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焉耆县加快工业园区空气自动站建设,加强各相关县工业园区站后期运维管理。组织完成1项自治区督察整改任务验收销号。发挥柔性援疆力量,对巴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问诊把脉,形成专题报告3篇。
(二)深入开展专项督导检查。组织对《自治州关于持续改善库尔勒及周边区域空气质量的工作方案(2024-2025年)》、26家重点企业和库尉地区71家涉气企业“一企一策”治理方案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扎实开展帮扶指导,掌握任务完成质效,逐一形成问题清单并督促抓紧开展整改。对锅炉改造、炉窑深度治理任务滞后企业和2家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开展现场督导,帮扶申报大气污染防治项目,争取资金支持。组织推进环保绩效“创A晋B”行动,计划推荐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石化分公司(乙烯)创建A级企业、4家创建B级企业。
(三)持续推动面源污染治理。持续加强施工、道路、堆场、裸露地面扬尘管控,对库尔勒裸露地和空气自动监测站周边问题整治情况开展“回头看”。提高城市保洁和清扫水平,推进机械化湿法清扫作业和道路维护保养。组织对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8家存在异味源企业开展排查,对发现问题督促开展整治。
(四)加快实施低效治理设施提标改造。借助环评和排污许可证联审非现场检查和现场监督检查,进一步排查涉气企业在用低效治理设施和低效治理技术,动态更新形成改造任务清单,明确改造计划,推动按期完成提升改造。
(五)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和碳排放权交易。组织完成发电企业信息化月度存证、月报及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报审。引导11家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争取完成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二氧化碳配额履约清缴。积极与自治区对接,动态调整我州发电企业参与碳市场范围。按照生态环境部总体要求,完成钢铁、水泥企业纳入碳市场基础工作。组织核算全州2020-2023年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目标完成情况,找准完成“十四五”目标差距,明确任务措施。
(六)积极组织大气污染防治项目资金申报。结合锅炉改造、工业炉窑深度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二氧化碳减排及大气污染防治能力建设任务,积极宣传好中央和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自治区节能减排项目支持范围和补助额度,组织引导企业积极申报项目资金。对焉耆县、和静县、轮台县大气污染治理项目实施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七)扎实开展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督促库尔勒市加快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建设进程。拟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部门》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