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自治区、自治州党委和公安部、公安厅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系列部署要求,巴州公安局立足公安职能、创新服务方式,扎实推进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研究推出了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12项措施,着力做好服务“加法”、放权“减法”,创建贴心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切实让群众和企业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1.持续完善预警提示机制。加大对涉企经济犯罪的预警提示力度,定期向企业推送新型经济犯罪预警信息,增强企业抵御各类经济犯罪侵害的辨识能力。定期对全州在册的企业财务人员发送针对性的防骗提醒短信,并纳入电信网络诈骗预警平台适时预警。
2.规范涉企案件执法,为企业发展提供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坚持主动服务、规范执法,严格把握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界限,坚决防止以刑事执法手段非法介入民事纠纷,严格区分违法所得、其他涉案财产和合法财产,严格规范涉企案件办理,依法慎用强制措施,坚决执行公安部禁止逐利执法“七项规定”,全力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财产,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影响。
3.开通“绿色通道”,为企业引进人才提供便捷的户政服务。对留学归国人员、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以及技术工人愿意在我州落户的,可凭书面申请、居民身份证和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毕业证书或中级工以上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及以上职称证书等证明材料,不受社保、工作年限等条件限制,申请在本县市城镇地区先落户后就业,县市公安局在收到申请材料后由原定20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内审核办理完毕。开通企业集中办证“绿色通道”,对申领居住证数量较多的企业单位,公安机关集中采集信息、集中受理办证,为企业提供便利快捷服务。
4.优化户籍业务办理。企业职工可通过关注“平安巴州”微信公众号,通过"巴州公安微警务"咨询相关户籍政策,预约办理、委托办理和邮寄办理户籍业务;有集中办理二代居民身份证、申领居住证需求的,可由企业向辖区派出所或当地政务中心公安窗口提出申请,电话预约、集中办理。
5.全面缩短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审批时限。将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许可审批时限由3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将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的运输许可审批时限由10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将第二类易制毒化学品运输许可审批时限由3个工作日缩短为2个工作日。将金融机构营业场所和金库安全防范设施建设方案审批及工程验收由20个工作日缩短为15个工作日。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网吧)信息网络安全审核时限分别由20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
6.优化烟花爆竹道路运输许可审批。将原来由运达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受理审批《烟花爆竹道路运输许可证》,调整为运达地或启运地县市公安局均可受理审批,方便相关企业就近申请办理。办理时限由3个工作日压缩为1个工作日。
7.优化印章办理环节,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将新办企业印章刻制环节前移至登记注册环节同步办理,推进实现印章刻制时间在1个工作日以内办结。
8.创新易制毒化学品信息化监管新模式。深化易制毒化学品网上交易审批试点工作,推动监管平台和企业平台互联互通,探索建设集供求信息、现货交易、支付结算、仓储物流于一体的化学品交易平台,实现以网管网、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
9.简化程序,为企业物流运输节约办证时间成本。简化非营运小微型车辆异地转籍办理流程,对需办理异地转籍的非营运小微型车辆,实行车辆档案电子化网上传递,申请人不再需要到迁出地车管部门提取纸质档案、查验车辆,减少群众两地间往返。申请人凭本人身份证即可办理补换领、审验驾驶证等18类车驾管业务。
10.优化车驾管业务办理。开通多车企业“批量办”绿色窗口,提供“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服务。主动为客货运企业提供上门服务,快捷办理驾驶人审验学习、车辆查验等业务;积极推广“网上办、掌上办、预约办、延期办”模式,为企业申领免检合格标志、申请新车临牌、补领号牌等业务提供便利。
11.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加大涉企知识产权保护,建立与知识产权保护部门的工作联动机制,加大对电商、涉外、专利、注册商标等重点领域知识产权执法查处力度
12.优化出入境业务办理。对外国人才签证(R字签证)申请签证延期、换发或者办理居留证件的,符合办理条件的,实行随到随办;对在我州备案的涉外单位(企业)聘请的外国高端人才(A类),开通“绿色通道”和“容缺受理”服务,其申请签证延期和换发的,可由聘用单位代办,对材料齐全的申请,进一步缩短审核审批时间。